I am attending a whole day HKIS PFMD Conference today.
The topic is Building a Liveable City:
The Role of Property and Facility Management Profession.
今天參與了一整天的測量師學會物業設施管理研討會
題目為: 共建宜居城市
物業設施管理專業同行
This is my first conference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We all miss our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這是我在新冠肺炎疫症後,首個研討會。 大家都很掛念可以面對面溝通的機會。
Author: root
【🇨🇳🇭🇰姚美心❤️ x 民主愛國 🇨🇳🇭🇰】第二集
【短片】【不切實際】行會成員湯家驊KO大律師公會:建議設日落條款不切實際,未來情況未明,若仍有國家安全漏洞怎辦?怎能現在便限制政府須於何時剔除國安法
//大律師公會要求港區國安法有日落條款,即係當本港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國安法會失效,湯家驊反問都未知香港何時能立法,點能夠現在就箍死政府呢?//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港再添2建制網絡媒體 TRUE真力量及MINGMING明名上線
TRUE 真力量及MINGMING明名社交媒體平台面世,這是由一班年輕人創建的社交平台,弘揚信任、包容和尊重的核心價值,令香港人團結一致,堅定 TRUE 這份信念。
TRUE 可以理解為,藍戰士以信任(Trust)、尊重(Respect)、團結(Unity)、大愛(Empathy)為自身的價值觀。兩個平台希望籍此守護祖國及香港,實現所有愛國愛港人士的夢想,用心中的大愛去化解誤會及矛盾,消除對立及撕裂,希望每個人在努力奮鬥的同時都可以張開雙手擁抱世界、擁抱未來、擁抱希望、擁抱幸福。
上述兩個媒體平台發布會吸引力眾多香港KOL的鼎力支持,他們到場拍攝視頻及現場直播相關內容,並樂見香港又有了建制派的媒體平台,發揮正能量,令香港逐步走入正軌。出席的KOL眾網紅包括發起人Haba Sir、一人茶餐廳Kate姐、華記、Man哥、李力持、正義姐、空姐牛肉飯、趙麗娟、姚美心、洪為民、玻璃珠、風中微塵、被辭職大廚曹龍威等。
防疫捐款竟被用来宣传黑暴?香港多位政界人士发出最强质疑
据港媒报道,有香港市民日前爆料,香港赛马会早前为区议会提供3万元,用作给居民购买防疫物资。元朗区议员何惠彬,却利用该笔经费宣传黑暴。有香港媒体曾向赛马会了解情况,赛马会至今仍未能提供证明。元朗监察议会联盟批评,赛马会没有做好捐款的监管工作,为反对派提供资源美化黑暴。
香港赛马会早前就此事回复媒体的内容(截图)。
据了解,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区议会中人表示,元朗区议员何惠彬将赛马会拨付的有关款项购买口罩后,再在口罩上张贴美化黑暴的宣传字句。有港媒记者5月5日曾向赛马会查询情况,并于5月8日获得赛马会回复。马会强调,赞助地区领袖购买及派发外科口罩的目的纯粹是协助公众抗疫,赛马会曾向何惠彬确认,相关外科口罩的费用并非来自本会赞助。
针对此事,元朗监察议会联盟发言人司徒骏轩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时称,得到元朗区议会中一位可靠的消息人士举报,香港赛马会拨款3万给议员购买防疫物资派发给市民,但条件是不可附有任何政治宣传及讯息。可根据消息人士透露,何惠彬议员派发的口罩明显违反有关规定,香港赛马会变相帮助暴徒做社区工作,因此香港赛马会必须澄清是否出钱资助暴徒。香港赛马会回复元朗监察议会联盟的函件中,虽否认何惠彬派发的该批口罩是通过香港赛马会的资助,但仍然未能证明获拨款的口罩是那一批,因此仍然存在资助暴徒的嫌疑。
司徒骏轩为社区居民采购口罩。
司徒骏轩称,目前全香港有17个区议会均由反对派控制。以元朗区为例,爱国爱港团体根本不能像以往一样向区议会申请拨款,而是需要靠社团自身筹募活动经费,才能举办相关活动。他说,区议会有明确的指引,如使用区议会拨款不能用作政治宣传,但眼下议会由反对派全面掌控,难保他们会修改有关规定。“近日,有团体向区议会申请拨款举办问题活动,但议员以同类活动过多,更明言‘不是填好表就批拨款’,拒绝批钱,明显从议会打压‘非我族类’的团体。”
“我也发现,元朗区议会多次拨款声称购买防疫物资,金额接近三百万元,但市民甚少受惠,质疑议员私相授受,黑箱作业。我们也要求区议会应公开财政状况,向市民说明购买物资的过百万拨款何去何从!”司徒骏轩称。
此外,香港民主思路社区干事姚洁凝也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表示,对于赛马会没有做好捐款监察工作感到非常惊讶,也对何惠彬议员滥用赛马会捐款宣传黑暴非常愤怒!她认为,根据一般慈善基金捐款的运作,收受捐款者必须要在收款后,向慈善机构发出收据,税局会就相关捐款作出扣税安排。收受捐款者,必须要向慈善机构递交报告,表明该笔捐款的实际用途,是确实用于购买防疫物资,收款者必须承诺,该捐款不得作为政治宣传。
姚美心 x 中間路線 第二集 民主愛國
姚美心 x 中間路線 第一集
這條影片,被黑暴在 Youtube 下架,特此留底
姚潔凝 Maxine Yao 國歌法發言 National Anthem Law
近日,有好友給我轉發了這個片段,原來,我被上了抖音!
My friend has forwarded me this video recently. I found myself was on TikTok!
感謝有心人幫忙,令我在2018年5月5日的發言,上了抖音。
Thank you for someone who cut my words on 5 May 2018 and put it on TikYok!
有關我整個國歌法的發言,可以在以下的影片重温。
For my whole speech of National Anthem Law, pls refer the link below:
2020施政報告建議書
民主思路
2020施政報告建議書
政策綱領
經歷修例風波與新冠肺炎的雙重打擊,政治制度的既有缺陷突顯,經濟表現步入衰退期,國際博弈令香港危機雪上加霜。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關注我城的自由程度和未來前景,特區政府應當竭力鞏固「一國兩制」優勢,善用高度自治權展現核心競爭力,保持國際聲望與地位。
疫情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影響,經濟活動停擺令勞資雙方共陷困境。大眾出行受限、教育模式轉變,市民為適應疫下新生活也衍生新的民生需求。特區政府應該有效率地利用累積的庫房盈餘,撐經濟、保就業、顧民生,同舟共濟令社會復甦。
現今世代重視社會公義,深層次矛盾無助重拾希望與建立遠象。投資未來從不局限於基建,特區政府應該在教育、環保、房屋、醫療、社會共融等範圍作有意義的長遠投資,創造多元和豐盛的發展機會,重塑公平與開放的社會制度與競爭環境。
鞏固「一國兩制」優勢 保持國際地位,提升軟實力
• 設立具廣泛代表性的「一國兩制」委員會及辦公室,協助政府處理有關「一國兩制」的問題。《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不少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機構正靜觀其變,尤其解釋及回應公眾及國際商業社會對《港區國安法》的疑問。
• 成立專注香港涉外關係的半官方高層智庫,負責推動和協調涉外工作。促進、協助和鼓勵本地智庫與關注香港事務的外國機構定期交流,動員社會各界加強香港在亞太區及國際網絡中的角色。
• 擴大「一帶一路獎學金」涵蓋範圍,鼓勵本地大專生前往東盟及沿線國家交換及實習,培養更多掌握國際局勢的青年。
• 提供獎學金予海外學生報讀本地研究生課程。畢業後,得獎者義務擔當文化大使,由香港設置於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聯繫,向社區推廣香港。
政策創新,提升管治效能
• 成立五個「未來中心」,就政制及管治、可持續發展、社會福利、青年發展等優先議題,與商界、學界、專業團體、民間組織、市民和其他持份者緊密聯繫,共同商議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由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委託學界及智庫執行。
• 增加及改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在現時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納入合資研究項目,並於審批準則引入政策倡議能力,從而提升非牟利機構的研究實力,及善用公民社會的影響力。
• 撥出地區行政款項,推動具參與式預算概念的先導計劃,徵集改善民生的項目,經過市民投票,再由專業人士與地區人士組成的委員會參考並評審。讓地區資源更能貼近市民的期望和需要,提升政府與民共議的形象。
• 改善政策制訂及執行過程,由效率促進辦公室與研究機構建立伙伴關係,以行為洞察及設計思維角度,主動檢討、改善和革新政策過程,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更好便利市民。
疫下復甦
扶持經濟發展,提升競爭力
• 成立策略性的「競爭力發展局」,就產業、研究、創新、人才等方面制定短中期競爭力發展政策,由勞資官民代表共同形成政府引導大市場的協商型規劃,締造有利環境以推動永續發展和創造就業,最終提升社會福祉。
• 新設引導基金,由擬建的「競爭力發展局」撥用,揀選有前景的企業及具競爭力的行業,投資於未來知識型及創新型經濟支柱。
創造就業,緩和經濟衰退
• 提供學券或津貼等資助予低收入家庭學生得到課業輔導,由受認可及具相關經驗的非牟利機構,聘請應屆大學畢業生當補習導師。
• 推廣生態及文化旅遊,提供配套設施增強遊客體驗,包括在鄰近郊野公園地點建設旅舍,建立以工業史為主題的歷史遺產園區,以及保育二戰軍事遺跡。
創新科技,發掘增長點
• 開設不同性質的技術中心,推動再工業化。與其他公營機構和私營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同時初創企業可以切合所在地點的特點和需要,使用鄰近社區作試驗計劃。
• 提供特別免稅額予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地區或國際總部的企業,作為其知識產權的補償,藉此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並帶來新技術。
• 開放公共服務合作,建立機制與本地創科企業試行新公共服務,鼓勵大型企業與初創企業合作推動創新項目。
• 增撥資源予「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和「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協助初創企業爭取天使資金投資,與全球的大型研發、技術轉讓和商業企業作有效聯繫。
創建公平社會
重視下一代
• 設立青年影響評估機制,在制訂所有政策時必須審視對青年的影響,並在政策文件中列出評估結果。
• 改善職業訓練的社會形象,吸引青年投身技術工作,以填充就業市場空缺。政府應與商界緊密檢討長遠人力資源發展。消除人才技能與工作機會的錯配。
可持續發展
• 設立「社會幸福指數」,由政府部門或受資助機構,以宏觀角度檢視香港在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各方面的社會發展。從GDP導向的發展,轉向以顧及巿民生活幸福感為中心。
• 加快推行都市固體廢料政策及垃圾分類政策,爭取在來年立法會會期內通過「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和「塑膠容器生產者責任制」計劃,從垃圾徵費和塑膠稅中資助回收行業。
• 擴大綠色金融範疇,為環保產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協助綠色建築以外的環保行業發展。
房屋
• 設立最低人均居位面積,為居住權定立標準,要求所有新入圖則的樓宇必須符合標準。扭轉新建私營房屋越建越細的趨勢,保障香港人的居住空間。
• 分割投資需求和住屋需求,減輕全球游離資金投放於香港房地產巿場,而日益惡化的貧富懸殊。
公共衛生
• 加快落實「社區健康中心」計劃至全港十八區,改善基層醫療,從治病走向防病,長遠實踐「居家安老」政策。
社會共融
• 採用「非華語人士」替代「少數族裔」一詞,加強香港不同族裔的融合,從政策定位提升不同種族的尊嚴。
• 增加政府架構內,非華語人士的參與及代表,如公務員團隊、地區行政架構及諮詢委員會。最終達至與其人口比例相適應,以符合讓非華語人士融入社會的政策方針。
• 培育學生成為國際公民,認識不同國家的宗教和文化,並以價值觀教育為本位,深化文化社會有包容、尊重等普世價值。
民主思路
理事會
召集人 :
湯家驊
榮譽顧問:
王于漸
施永青
羅守輝
聯席召集人(國際):
龍家麟
聯席召集人(研究):
潘學智
理事:
朴完基
江肇恒
陳之望
黃志雄
施政報告建議書委員會
主席:
潘學智
委員:
姚潔凝
梁明德
陳進雄
黃志雄
盧俊輝
龍家麟
關於民主思路
民主思路是一個具使命感和目標為本的智庫,我們期望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大原則下,爭取民主發展的最大空間。 我們相信民主發展需以溫和的態度來進行互信的溝通。為此,民主思路打造和創立一個平台,以:
• 以進取的方式,推動溫和路線,在社會開拓新的政治空間;
• 設定議題,建立有系統的論述;
• 透過研究、對話、互動,與各持份者共同確立特區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新思維。
• 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和計劃,包括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培養新一代的政治領袖和公共政策制定者。
查詢:
蔡淑汶(總經理)
地址: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9-21號金鐘商業大廈3樓
電話:
2509 3131
傳真:
2509 3130
網址:
www.pathofdemocrac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