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 > 2020 > 2020施政報告建議書

2020施政報告建議書

民主思路
2020施政報告建議書

政策綱領
經歷修例風波與新冠肺炎的雙重打擊,政治制度的既有缺陷突顯,經濟表現步入衰退期,國際博弈令香港危機雪上加霜。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關注我城的自由程度和未來前景,特區政府應當竭力鞏固「一國兩制」優勢,善用高度自治權展現核心競爭力,保持國際聲望與地位。
疫情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影響,經濟活動停擺令勞資雙方共陷困境。大眾出行受限、教育模式轉變,市民為適應疫下新生活也衍生新的民生需求。特區政府應該有效率地利用累積的庫房盈餘,撐經濟、保就業、顧民生,同舟共濟令社會復甦。
現今世代重視社會公義,深層次矛盾無助重拾希望與建立遠象。投資未來從不局限於基建,特區政府應該在教育、環保、房屋、醫療、社會共融等範圍作有意義的長遠投資,創造多元和豐盛的發展機會,重塑公平與開放的社會制度與競爭環境。

鞏固「一國兩制」優勢 保持國際地位,提升軟實力
• 設立具廣泛代表性的「一國兩制」委員會及辦公室,協助政府處理有關「一國兩制」的問題。《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不少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機構正靜觀其變,尤其解釋及回應公眾及國際商業社會對《港區國安法》的疑問。
• 成立專注香港涉外關係的半官方高層智庫,負責推動和協調涉外工作。促進、協助和鼓勵本地智庫與關注香港事務的外國機構定期交流,動員社會各界加強香港在亞太區及國際網絡中的角色。
• 擴大「一帶一路獎學金」涵蓋範圍,鼓勵本地大專生前往東盟及沿線國家交換及實習,培養更多掌握國際局勢的青年。
• 提供獎學金予海外學生報讀本地研究生課程。畢業後,得獎者義務擔當文化大使,由香港設置於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聯繫,向社區推廣香港。
政策創新,提升管治效能
• 成立五個「未來中心」,就政制及管治、可持續發展、社會福利、青年發展等優先議題,與商界、學界、專業團體、民間組織、市民和其他持份者緊密聯繫,共同商議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由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委託學界及智庫執行。
• 增加及改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在現時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納入合資研究項目,並於審批準則引入政策倡議能力,從而提升非牟利機構的研究實力,及善用公民社會的影響力。
• 撥出地區行政款項,推動具參與式預算概念的先導計劃,徵集改善民生的項目,經過市民投票,再由專業人士與地區人士組成的委員會參考並評審。讓地區資源更能貼近市民的期望和需要,提升政府與民共議的形象。
• 改善政策制訂及執行過程,由效率促進辦公室與研究機構建立伙伴關係,以行為洞察及設計思維角度,主動檢討、改善和革新政策過程,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更好便利市民。

疫下復甦
扶持經濟發展,提升競爭力
• 成立策略性的「競爭力發展局」,就產業、研究、創新、人才等方面制定短中期競爭力發展政策,由勞資官民代表共同形成政府引導大市場的協商型規劃,締造有利環境以推動永續發展和創造就業,最終提升社會福祉。
• 新設引導基金,由擬建的「競爭力發展局」撥用,揀選有前景的企業及具競爭力的行業,投資於未來知識型及創新型經濟支柱。
創造就業,緩和經濟衰退
• 提供學券或津貼等資助予低收入家庭學生得到課業輔導,由受認可及具相關經驗的非牟利機構,聘請應屆大學畢業生當補習導師。
• 推廣生態及文化旅遊,提供配套設施增強遊客體驗,包括在鄰近郊野公園地點建設旅舍,建立以工業史為主題的歷史遺產園區,以及保育二戰軍事遺跡。
創新科技,發掘增長點
• 開設不同性質的技術中心,推動再工業化。與其他公營機構和私營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同時初創企業可以切合所在地點的特點和需要,使用鄰近社區作試驗計劃。
• 提供特別免稅額予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地區或國際總部的企業,作為其知識產權的補償,藉此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並帶來新技術。
• 開放公共服務合作,建立機制與本地創科企業試行新公共服務,鼓勵大型企業與初創企業合作推動創新項目。
• 增撥資源予「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和「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協助初創企業爭取天使資金投資,與全球的大型研發、技術轉讓和商業企業作有效聯繫。

創建公平社會
重視下一代
• 設立青年影響評估機制,在制訂所有政策時必須審視對青年的影響,並在政策文件中列出評估結果。
• 改善職業訓練的社會形象,吸引青年投身技術工作,以填充就業市場空缺。政府應與商界緊密檢討長遠人力資源發展。消除人才技能與工作機會的錯配。
可持續發展
• 設立「社會幸福指數」,由政府部門或受資助機構,以宏觀角度檢視香港在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各方面的社會發展。從GDP導向的發展,轉向以顧及巿民生活幸福感為中心。
• 加快推行都市固體廢料政策及垃圾分類政策,爭取在來年立法會會期內通過「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和「塑膠容器生產者責任制」計劃,從垃圾徵費和塑膠稅中資助回收行業。
• 擴大綠色金融範疇,為環保產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協助綠色建築以外的環保行業發展。

房屋
• 設立最低人均居位面積,為居住權定立標準,要求所有新入圖則的樓宇必須符合標準。扭轉新建私營房屋越建越細的趨勢,保障香港人的居住空間。
• 分割投資需求和住屋需求,減輕全球游離資金投放於香港房地產巿場,而日益惡化的貧富懸殊。

公共衛生
• 加快落實「社區健康中心」計劃至全港十八區,改善基層醫療,從治病走向防病,長遠實踐「居家安老」政策。

社會共融
• 採用「非華語人士」替代「少數族裔」一詞,加強香港不同族裔的融合,從政策定位提升不同種族的尊嚴。
• 增加政府架構內,非華語人士的參與及代表,如公務員團隊、地區行政架構及諮詢委員會。最終達至與其人口比例相適應,以符合讓非華語人士融入社會的政策方針。
• 培育學生成為國際公民,認識不同國家的宗教和文化,並以價值觀教育為本位,深化文化社會有包容、尊重等普世價值。

民主思路
理事會
召集人 :
湯家驊
榮譽顧問:
王于漸
施永青
羅守輝
聯席召集人(國際):
龍家麟
聯席召集人(研究):
潘學智
理事:
朴完基
江肇恒
陳之望
黃志雄
施政報告建議書委員會
主席:
潘學智
委員:
姚潔凝
梁明德
陳進雄
黃志雄
盧俊輝
龍家麟

關於民主思路
民主思路是一個具使命感和目標為本的智庫,我們期望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大原則下,爭取民主發展的最大空間。 我們相信民主發展需以溫和的態度來進行互信的溝通。為此,民主思路打造和創立一個平台,以:
• 以進取的方式,推動溫和路線,在社會開拓新的政治空間;
• 設定議題,建立有系統的論述;
• 透過研究、對話、互動,與各持份者共同確立特區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新思維。
• 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和計劃,包括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培養新一代的政治領袖和公共政策制定者。

查詢:
蔡淑汶(總經理)
地址: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9-21號金鐘商業大廈3樓
電話:
2509 3131
傳真:
2509 3130
網址:
www.pathofdemocracy.hk

動向 > 2020 > 【 #姚美心 ❤ – #抗疫實踐 – #老人院篇 】

【 #姚美心 ❤ – #抗疫實踐 – #老人院篇 】

#民主思路 #社區實驗室 收到#陽光天悅護老院 的求助,買不到合格的口罩。 我們立即配對好捐贈者和弱勢社群,送上1500個口罩應急。

#PathOfDemocracy #CommunityLab received a call from Sunlight Elderly Home which indicated difficulty in procuring quality masks. We match the donors and underprivileged people and delivered 1500 surgical masks to them.

#限聚令 #豁免醫護
#OffenceOfParticipantingInProhibitedGroupGathering #HealthCareStaffWaived
#姚潔凝 #MaxineYao

動向 > 2020 > 【 姚美心 ❤ x 中間路線 – 實踐篇第一集 – 理性論政】

【 姚美心 ❤ x 中間路線 – 實踐篇第一集 – 理性論政】

「 *呢個世界只有黃藍,無中間嘅!*」

復活節🐰🐰🐰
腦力🧠🧠🧠獻禮🎁🎁🎁:
真係咁❓

請訂閱🔔美心❤️頻道,開放眼界👀

動向 > 2020 > 【姚美心❤- 防疫共融在觀塘 – 少數族裔篇】

【姚美心❤- 防疫共融在觀塘 – 少數族裔篇】

請訂閱 姚美心 的頻道,以支持我的社會服務! 謝謝!
Pls subscribe Maxine Yao’s channel to support my community services. Thanks.
🙏🙏🙏🙇‍♀️🙇‍♀️🙇‍♀️

詳細影片For full video: https://youtu.be/p4XrNdLOxn8

動向 > 2020 > 【姚美心❤ 抗疫實踐 – 失明人士篇】

【姚美心❤ 抗疫實踐 – 失明人士篇】

請訂閱👀 姚美心 ❤ 的頻道📽️📽️🎞️🎞️,以支持我的社會服務! 謝謝!
Pls subscribe 👀 Maxine Yao’s channel 📽️📽️🎞️🎞️to support my community services.

Thanks.
🙏🏻🙏🏻🙏🏻🙏🏻🙇🏻‍♀🙇🏻‍♀🙇🏻‍♀🙇🏻‍♀

詳細影片For full video:

動向 > 2020 > 【姚美心- 抗疫實踐 – 少數族裔篇】

【姚美心- 抗疫實踐 – 少數族裔篇】

【姚美心- 抗疫實踐 – 少數族裔篇】
【Maxine Yao – Fighting Virus for ethnic minorities】
【新冠肺炎】少數族裔無口罩 學校借場地姚美心派物資 外語職員教防疫
Ethnic minorities got no masks. Maxine donated masks at school.
https://www.hk01.com/article/447503
「同理心慈善基金會」和「種族共融教育及福利協會」2020年3月13日在觀塘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派發50,000口罩(新世界集團捐贈)、3,000卷衞生紙、144 公升漂白水和50公升酒精搓手液給不同族裔的學生和弱勢社群。其間我們還訪問了近半百位少數族裔人士,以了解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需要。
Empathy Foundation and Raci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and Welfare Association donated and distributed 50,000 masks (donated by New World Development Group), 3,000 rolls of tissue paper, 144 litres bleach and 50 litres sanitizer gel to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races and less privileged community in Delia Memorial School (Hip Wo) on 13 Mar 2020. In order to getting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ecessities during the disease, we also conducted a survey for half hundred ethnic minorities.
#同理心慈善基金會
#EmpathyFoundation
#種族共融教育及福利協會
#RacialIntegrationEducationAndWelfareAssociation
#姚潔凝 #姚美心
#MaxineYao

動向 > 2020 > 姚美心送保護衣N95口罩

姚美心送保護衣N95口罩

#姚美心送保護衣N95口罩
#MaxineYaoProtectiveClothingAndMaskDonation
#給瑪嘉烈醫院
#ToPrincessMargaretHospital
#同理心慈善基金會
#EmpathyFoundation
#民眾聯席
#CitizensAllianceOfHK
捐贈日期: 2020年3月12日
Donation Date: 12 Mar 2020
100件 DuPont Tyvex Protective Clothes 保護衣
1,000 3M N95 masks 口罩

動向 > 2020 > 姚美心送口罩包口罩

姚美心送口罩包口罩

#姚美心送口罩包口罩
#MaxineYaoMaskDonationWithPacking
#給彩雲邨弱勢社群
#ToTheLessPriviledgedInChoiWanEstate
#基督教勵行會
#ChristianAction
#同理心慈善基金會
#EmpathyFoundation
#民眾聯席
#CitizensAllianceOfHK
捐贈日期: 2020年3月10日
Donation Date: 10 Mar 2020
8,000 surgical masks 外科手術口罩
感激「守護香港大聯盟」和「香江同心會」義工
Thank you for the efforts of volunteers of “Safeguard HKUnion” and “Hong Kong One Heart Association”.
包40,000個口罩 Packing 40,000 surgical masks

動向 > 2020 > 姚美心送口罩搓手液

姚美心送口罩搓手液

#姚美心送口罩搓手液
#MaxineYaoMaskAndHandSanitizersDonation
#給五間老人院
#To5ElderlyHomes
#同理心慈善基金會
#EmpathyFoundation
#民眾聯席
#CitizensAllianceOfHK

動向 > 2020 > 捐贈口罩給基督教靈實協會

捐贈口罩給基督教靈實協會

#送口罩
#MaskDonation
#給基督教靈實協會
#ToHavenOfHopeChristianService
#林正財醫生
#DrLamChingChoi
#同理心慈善基金會
#EmpathyFoundation
#民眾聯席
#CitizensAllianceOfHK

捐贈日期: 2020年3月3日
Donation Date: 3 Mar 2020

4,000 surgical masks 外科手術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