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困多月的香港凱莉山學校醜聞不斷,2間關聯公司合共總欠債達3億港元,旗下幼稚園已停止營運。有政黨接獲40多位凱莉山家長求助,指未能取回涉及該校的「提名券」,有家長損失金額高達1,000多萬港元。受影響家長質要求有關公司退回款項,促請教育局及警方調查事件,同時取消該校牌照。
與香港凱莉山有關聯的「Mount Kelly Foundation Limited(MKFL)」及「Mount Kelly International Limited」早前被清盤。不過,該校已發行逾2億港元債券,每張債券面值約190萬至300萬港元不等。
大律師朱柏陵表示,香港凱莉山所銷售的提名券並非一般教育債券。他指,若「債券」附帶抵押品,則可在該公司被清盤時變賣,但該提名券並無抵押品,若該公司債務多於家長的債券,清盤時很大機會未能取回全數金額。
教育局回覆指,局方一直十分關注該校情況,並密切跟進事件的發展。就該校擬於明日(20日)舉行招生活動,局方今已去信學校,要求校方提供該校可正常及持續營辦證明,否則不應取錄學生或收取學費。局方提醒學校,根據《教育條例》學校不得藉廣告作虛假或具誤導性的宣傳。就提名券一事,據局方了解,有家長已報警求助,局方不宜評論。
家長張太表示,她在2019年在一個國際學校教育展覽認識凱莉山,惟學校職員指入學級別人數已達課室容量,要買提名券可額外開班,變相保證有學位。職員其後游說她購買195萬港元的「提名券」,更稱「可以拎得返,啲錢夠去英國凱莉山讀書用」。她指,7月份已向教育局投訴,亦有向警方報案,但未獲正面回應。
家長劉女士表示,學校職員曾指債券3年後可轉手,但學校其後反口指合約並無列明。她哽咽指學校教學質素下降,惟求助無門。家長吳先生上年4月已為女兒辦理退學,要求退還2張共值近400萬港元的債券,今年初成功收到首期數十萬港元的款項,惟第2期支票被「彈票」,其後再無新消息。
民主思路社區幹事、測量師姚潔凝表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不能讓在港教育機構能以「酒樓清盤免責方式」經營,置香港家長的利益於不顧,強調教育局有責任做塞法例漏洞。